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香港电梯业总工会批机电署懒理电梯维修

  

      香港马鞍山锦英苑日前发生的电梯撞门事件,再次引起公众关注电梯安全问题。工联会香港电梯业总工会批评,意外频生与机电署没有做好监管电梯维修工程的把关工作及“价低者得”的投标制度有关,不少承办商没有聘请足够人手应付电梯维修保养需求,未能确保质素。工联会立法会议员叶伟明指出,若当局不尽快完善制度,类似意外将继续发生。

  香港电梯业总工会理事长谢景华指出,机电署虽曾提出多项电梯维更改善建议措施,但意外依然频生,批评机电工程署监管不足,加上承办商“价低者得”的投标问题,有公司为求节省开支,在不增加人手却大幅增加电梯数目的情况下,令维修保养升降机的人机比例失衡。

  指承办商悭钱改用平零件

  他指出,部分承办商为节省成本,改用较差的零件替换电梯专用零件。他又谓,现时约有30至40%大厦电梯承办商私下更改检查维修安排,将机电署早前与行内协议的,由每组2人负责50部电梯维修,改为1人负责50部至70部,以降低成本。

  谢景华指出,最理想的电梯维修保养时间为90至120分钟,但在前线员工每日单独检查7至8部电梯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在60分钟内以“目视”快速检查,“若出现错漏而造成意外,应向谁追究?”工会指出,业界指引规定,检查主缆、救出电梯内被困乘客及在电梯槽工作等10项工序,必须有两名技工同时在场,但承办商只派1人的做法,令一些紧急情况下,该名技工亦无奈“顶硬上”,同时危害技工及公众安全。

  叶伟明:4000技工仅三成经培训

  叶伟明建议当局全面制订电梯维修标准人机比例及零件要求,确保电梯维修保养的质素。他指出,现时行内约有4,000名前线维修技工,但只有约30%接受过学徒式相关培训,希望当局早日推行技工注册制度,确保人力质素,工联会将约见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反映意见。

  机电署发言人表示,升降机工人的职责为安装、检查、保养、维修升降机,他们的工作对升降机可靠性及乘客的安全十分重要,承建商须为每部升降机的定期保养工作评估所需的工作时间,并须在保养工程日志上显示,该署会监察承建商的人员编制与经营规模是否相称,以确保有关人士严格遵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