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4月29日,珠三角电梯行业理事会会长史信芳带领珠三角各大电梯企业精英访问了上海三菱、上海日立、吴江康力、昆山通力、苏州江南嘉捷及苏州市电梯博览中心;来访者中包括了港日电梯集团总裁赖小林、菱王电梯董事长梁永标、台日电梯董事长侯建湘、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山工厂)总经理郑武、永日电梯副总曾纪凯、快意电梯常务副总辛全忠以及广州日立电梯研发部长欧哲、广州地铁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伟等珠三角各大电梯企业高层领导。
4月26日下午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访问纪实报道
在上海三菱电梯的交流会议中,副总裁胡平谈到,上海三菱电梯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的企业,我们只招应届毕业生,并不惜代价的培养自己的人才,其它企业精英如果想跳槽到上海三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上海三菱看来,企业文化是扎根每位员工心中的,它与员工的归属感并忠诚度是密不可分。
访问上海三菱后,港日电梯集团总裁赖小林非常感慨的说,有了压力;有信念,才更有动力!
4月27日上午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参访 纪实报道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是日立电梯继广州、天津以后在国内的第三个制造基地。经过不断发展,日立电梯现已形成“一个总部 、二个研发中心、三个制造基地”的战略格局,不断推动中国业务的发展。日立电梯将it、环境、能源等多领域技术全方位结合、运用,不断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产品,为创造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贡献了巨大力量。总办李昌盛说,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以服务为宗旨,克守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政府、社会、企业服务;团结全体会员单位,切实发挥了行业协会在政府和行业、会员与会员之间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4月27日下午 吴江康力电梯有限公司参访 纪实报道
康力电梯董事长王友林说,非常感谢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组织策划了本次珠三角电梯行业的考察。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致力于电梯行业各方面资源整合,精诚团结,不断推出增值服务,为电梯行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为我们长三角电梯行业打造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国际化大舞台!王董事长表示,非常希望通过这次的多方交流能让中国电梯市场更好地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王董事长是一个真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智者,作为我国电梯业首家上市公司,在他的眼里康力电梯不仅要赢在中国;更应该与中国的电梯行业共同走在世界电梯行业的前沿!
4月28日上午 昆山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访问 纪实报道
通力电梯总裁mr.jiang为了会晤珠三角各大企业领导,将早上8点半在金茂商厦的总裁会议提前到8点,会后立刻返回公司与珠三角行业精英进行会晤,mr.jiang说电梯市场不仅仅在上海,昆山,和长三角,也不在仅仅珠三角,而是在整个中国。所以通力电梯给予各分公司大力支持,让分公司自己有很弹性的决策权,通力电梯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分公司,他们给每个客户最有实力的一线员工,让每一个市场服务都能达到最高的水平!
说到团队的培养,mr.jiang说,不是他在培养团队,而是团队在培养他;他说,到了中国,他的教育才开始!从2006年的3000台到2010年的30000台,业绩的突飞猛进见证了通力企业的成长,未来的通力,市场潜力将更加巨大!
访问通力电梯后,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欧哲说,我的思路被打开了,我找到了我们自己的不足,我们会寻找出更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
4月28日下午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访问 纪实报道
江南嘉捷,一个致力于民族品牌发展的电梯企业,他们将着力于产品研发、创新!江南嘉捷的领导说,员工的心态很重要、它无形中决定着产品质量,所以我们不仅给员工配备了一流设备,也为员工配备了一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环境。比如,我们有员工专用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台球场等。让每位员工在快节奏高效率完成工作的同时,又能很好的调节身心;让员工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生活,高效激情的工作。江南嘉捷领导还说,品牌是个积累的过程,适当的宣传与用户的口碑很重要,所以在软件服务上面,他们做得也是很用心。
参观结束时,广东蒂森克虏伯电梯总经理郑武感慨地说,在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外资、合资及本土电梯企业后,感受到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电梯企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生产规模和设备投入方面,同时这些企业又各具自己特色。其中以上海三菱和日立电梯为代表的合资企业注重精细化生产及人才的培养;以通力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注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康力和江南嘉捷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都具备了很高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另外江南嘉捷为员工提供的优雅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各种文体活动设施很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自主技术创新及规范化管理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来提升本土电梯品牌。
4月29日上午 苏州博览中心访问 纪实报道
苏州电梯博览中心,一个以交易为主的平台,展台面积大概有2.5万平米,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注重实效,并有意致力于电梯行业发展壮大;在国内,苏州电梯博览中心和全国房地产商会组建了高峰论坛,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家房地产商;在海外,他们不仅积极参与世界知名的展览会,而且与海外组委会有着很好的协作交流方式,并在线注册实行6种国际化语言宣传网络; 在政府的推动下,苏博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市场化运作及专业运营方式,有了完善的市场化运作和专业运营方式,那么苏博无疑在国际化拓展中一定会做的更强!
最后,永日电梯副总裁曾纪凯说,通过此次对长三角电梯的访问学习,有非常深的感触。即感叹中国电梯制造企业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又为目前珠三角电梯企业的现状感到担心,对长三角的具体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 厂房规模庞大,人文环境良好
通过走访几个大的电梯企业,无论是合资品牌或国产品牌,占地面积都在100亩以上,人员多在1000人以上。现代制造业越来越薄利化,只有上一定规模才能超过行业的利润平衡点。这样就促使有潜力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作、合资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才能追求最大利益。而且在企业的规划上更趋合理化,能做到大而不乱,没有堆积起来的感觉。特别是是日立(上海)有限公司,在新工厂的规划上充分考虑了物流、人流、环保的诸多因素,使工厂的固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上,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品牌的江南嘉捷,办公环境与休息场所浑然一体,和谐得让企业的员工仿佛感觉在家工作一样,可以说是电梯行业在人文硬件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虽然这只是人文建设的一方面,但我相信其它方面他们应该也会做得很好。
二、 开发更适合于市场需求的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强
中国电梯企业的发展之路,在上世纪90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借鉴、学习、甚至是照搬国外品牌技术、方法、工艺的过程。而现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大型电梯企业非常注重自主产品的研发,比如说上海三菱的可变速电梯,通力的双轿厢电梯等。特别应该提到国产品牌的江南嘉捷,在其展示厅中展示不少于30项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这说明中国的电梯企业,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及注意力在不断地转变及加强。而且大多数企业都在建设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在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 先进的设备和工装、工艺及管理工具
早在21世纪初时,所谓的柔性生产线(比如说salvagnini的产品)只是一些合资大厂所考虑的设备。而今特别是最近2-3年时间内,随着国产品牌的不断壮大,很多企业都投资了不止一条的柔性生产线,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效率及企业形象。至于制作工艺方面,很多企业都改变了传统的制作工艺,使自身的生产过程更适应于差异化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在管理方面有几家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产品牌企业)都部署了erp系统,提高了企业本身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 合理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经过这次交流,发现长三角的电梯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哪些该自己,哪些应该由下游供应商去完成,企业跟人一样,他不是万能的,那怕同等规模的企业,他所侧重的产品可能完全不同,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很好产业链,将我不擅长的或者是附加价值低的产品交给我的下游合作供应商去完成。而自身只会注重一些核心部件或高附加值的部件的生产。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产业链的分布在企业的周边,有些供应商甚至直接驻厂供货,这样大大缩短了企业本身的采购半径。
五、 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坚定不移
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落到实处却比较难,但我觉得长三角的电梯企业很重视这点,特别是通力电梯,通过交流发现,他们无论从人员结构、资源分配上都非常注意企业两头的发展,也就是流行的哑铃式企业结构。把自身服务的客户放在第一位,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在提供服务,你的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后续的发展。
曾总裁说,长三角的电梯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走在行业的前列(仅代表个人观点),珠三角电梯企业的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是大部分企业未对自身的市场定位作好规划,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有些企业无论在选用配件或源料上尽量的降低等级,造成整梯的定位越来越低。在管理及制造工艺上不愿意花过多的资源投入,大部分还是沿用一些老旧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方法。未来5年内,电梯行业必将面临一次新的洗牌过程,如果我们的电梯企业想要生存,必须做大做强,改变企业单打独斗的习惯,尽快的实现企业发展的转型,当然可以合纵也可以联横,方式有很多种,随着整个行业的薄利化,市场要求企业必须开发更有创意、更安全,特别是更能节省成本的产品,在管理上要求企业行为更规范,一切成本均在可控的范围内,甚至是引用或部署更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来帮助企业在管理方面进行质的提升。特别提到一点,必须注意你的下游的发展,也就是产业链的建设,要清楚的认识到,你的下游其实就是你的左臂右膀,他成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对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如果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或者是部署了新的信息化工具的话,不妨将你的下游也一齐纳入进来提高,不要担心他的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将好的产品又供给其它工厂甚至是你的竞争对手那里,真正重要的是你有培养一个好的下游的能力,而不用在意他将好的产品卖给其它工厂,这样的话整个电梯行业才会有共同的进步,难道不是吗?到有一天电梯行业也像汽车行业一样的生产模式,你不觉得电梯行业及每一位电梯人都成功了吗?作为电梯行业的一分子,真正希望电梯行业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下去。
至此,珠三角电梯行业精英观访长三角电梯企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我们共同祝福腾飞的中国电梯市场,魅力无限!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