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昂贵电梯公寓住得很无奈

    “有什么想法,趁住建局人员在的时候尽管说。”近日,残疾人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调研会在市残联召开,在杨勤等3名人大代表牵线下,残疾人群体终于有机会直面市住建局人员,反映“夹心层”残疾人面临的住房难问题。

  残疾人:我们比低保户更困难
  “表面上看,家庭月入3000元算是不错了,可我们一家确实生活在贫困边缘。”杨忠萍是一名四级肢体残疾人士,一家三口租住在下梅林的农民房,每月除去房租水电等固定开销,人均生活费只有不到400元。由于夫妻俩收入均超过低保标准,杨忠萍无法申请廉租房。
  住在景田的李虹、胡英夫妇均是肢体重残,为了生活上有所照料,夫妻俩和父母租住在一套两居室。由于两人腿脚不便,终日靠轮椅代步,他们只能租住在费用昂贵的电梯公寓。“我们俩收入虽然有4000元,但每月租金加上物业管理费已达到3700元。”胡英无奈地说,曾经也有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机会,但因为钱凑不够最终只能放弃。
  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秘书长黄苏宁表示,残疾人群体出行不便,在房屋条件、地段选择上要比常人少得多,如果申请不到廉租房,只得支付高昂的住房成本,而平时的医药费等固定开支又使他们比普通人生存更艰难,“像盲人群体,如果住到房租相对便宜的关外,他们怎么一个人坐车到市中心呢?”
  住建局:新政策会照顾残疾人
  对于残疾人群体反映的上述问题,市住建局住房与改革发展处透露,近期正在起草新的《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将会考虑这些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
  “对于这些有特殊要求的残疾人群体,主要会从货币补贴的形式上考虑(照顾)。”住房与改革发展处副处长郑女士表示,由于廉租房依据的低保标准由民政部门认定,对于这些收入超过低保线、但实际生活有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无法提供其所要求的廉租房,考虑到公共租赁房的位置、房屋结构可能满足不了残疾人群体的需要,最终或选择货币补贴的形式来照顾,“但政策还在起草中,目前尚没有定论”。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针对残疾人提出的“能否住上廉租房”、“能否提高货币补偿标准”等问题,将会继续跟进与民政、财委等部门进行协调。此外,对于残疾人反映的高固定开支导致“比低保户还困难”的现象,杨勤还建议市残联作出数据统计,“比如残疾人收入2000元相当于普通人收入多少”,以推动民政部门在制定低保标准时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