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标准“没准儿”之忧

 

  有没有标准,标准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某些标准给人一种弹性过大、就低不就高的感觉?标准“没准儿”,对标准的执行和监管失准,应引起足够警惕

  近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电扶梯设备故障导致的人群踩踏伤亡事件引发了种种讨论和忧思,初步查明,事故原因是驱动链条脱落导致扶梯下滑,即电梯质量问题。于是,事故电梯生产厂家奥的斯的部分产品在一些地方被停用,不少城市全面排查公共场所的电梯、扶梯隐患。

  与此同时,中国电梯协会相关负责人就“公交枢纽应使用重载电梯,中国地铁公司为省钱购买轻载电梯”的表态,引发围观。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发声明称,北京地铁采用的均是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并公布了重载扶梯的标准。但据7月9日《新京报》报道,有专家质疑,国内对于重载型扶梯,既没有相关定义,也无相关国家标准。且国内电梯重载标准不一,如广州地铁扶梯的重载标准就是北京公布标准的两倍。

  目前,这场关于重载扶梯标准的讨论仍在继续,焦点集中在两方面。第一,重载扶梯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业内人士介绍,北京地铁4号线的自动扶梯荷载条件:在任何3小时间隔内,持续重载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其载荷达到100%制动载荷,理论输送能力为11700人/小时。该标准来自《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国标1997》)。但事实上,这个《国标1997》中只有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的概念,而并没有公共交通重载型扶梯的概念。那么,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是否等同于公共交通重载型扶梯?二者的标准是否相同?

  第二,我们的扶梯国标是否恰当?《国标1997》采用的是欧洲标准EN115:1995,即欧洲1995年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在推出后已进行多次变更,并于2008年正式颁布EN115-1:2008即新欧标,在安全设置等多方面提高了很多。我国是人口大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公共场所往往人满为患,对这些城市地铁里高峰时段“接踵摩肩”程度,不少人都有切身体会。那么,我们的标准是不是应该基于我们的国情?

  近来有关各种标准的讨论不断。比如备受关注的被称为“全球最差”的乳业标准。比如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问题,即因为检测标准、方法存在空白和漏洞而引发争论。概括起来,有些行业、领域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根本没有标准;有些是标准不统一,有高有低;有些是国内国外奉行两个标准;有些是整体标准落后,不尽合理和科学。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而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标准“没准儿”——可有可无、时高时低,这样的标准还是标准吗?

  有没有标准,标准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能够保证人们吃到健康、美味的食品;建筑施工的验收标准能够促进施工方把房子盖得更结实、牢固;电梯、扶梯的标准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人们的生命安全……标准的明确,为保护合法提供了示范,也为惩治违法提供了依据。而没有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其结果很可能是无序的竞争,公共卫生与安全领域埋下隐患。事实上,近年来,我们为标准缺失、标准失范付出的代价已然不少,三聚氰胺之后中国奶业面临的危机就是一例。

  在涉及百姓衣食住用行的民生问题上,为什么某些标准给人一种弹性过大、就低不就高的感觉?商家当然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但相关主管、监管部门岂能坐视不管?标准“没准儿”,对标准的执行和监管失准,应引起足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