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奥的斯门”揭开电梯行业维保短板

  
   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突发电梯故障,造成1死30伤;之后广州、南京、深圳、上海等地接连爆出电梯事故。7月12日、14日,苏州群星苑小区、石路金座国际商务中心先后有博林特、奥的斯两个品牌五部电梯突停,七人被困。
  
   城市生活,离不了上楼下楼,电梯越来越多的成为联系楼上楼下的“生活工具”,然而,随着电梯事故的频现,一种新的城市病在人们心中蔓延。
  
   人们不禁在问,电梯的健康到底怎么了?“奥的斯门”对电梯行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带着一系列疑问,日前,记者驱车走进了素有“电梯之乡”之称的吴江电梯行业。
  
   维保乱象埋下安全隐患“奥的斯门”揭出行业短板
  
   “这次‘奥的斯门’的确给电梯行业带来了很大的震动,行业性的维护保养短板凸显出来。”在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莘塔大街925号吴江电梯行业协会,秘书长任年鸣开门见山。任年鸣说,在他的印象中,目前,电梯行业的竞争趋于同质化,这种情况下,中低端电梯的安全系数已经很高,作为电梯行业里的一个响当当的名牌,奥的斯在这类电梯上频频出现事故让同行既惊讶又紧张。
  
   任年鸣说,电梯的安全通常与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维保等五个环节密切相关。随着技术的成熟,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上已经非常成熟,但运营、维保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的电梯安全。
  
   在“电梯之乡”的走访中,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提到了电梯的维保短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网络上报道的奥的斯扶梯因电动机固定螺栓损坏,引起电动机倾倒,此情况下工作制动器就算是正常工作,也因为电机倒了、双排驱动链条掉落,无法控制驱动轮。由于报道中电梯属于公共交通型扶梯,在电动机倒了,工作制动器无法控制驱动轮时,附加制动器应该工作,有效控制驱动轮,由于对于这一细节没有一手资料,所以不好判断责任,但不排除电梯附加制动器设计问题或是电梯维护保养问题。“电梯维保人才奇缺、价格混乱!”任年鸣说,现在,电梯维保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厂家直接维保,主要面向大客户、重点区域;二是由社会上有资质的工程公司维保,主要针对中小客户。据不完全统计,仅苏州市区电梯维保方面的工程公司就有50家左右,然而,尽管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维保费用、标准至今不统一,同时,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工人收入偏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工程公司负责维保的电梯安全水平参差不齐,为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电梯日常维护上也存在欠缺,比如电梯使用过程中缝隙中遗留硬物垃圾,这种情况下,电梯门接触点很有可能运营中途打开,把人困在半途。
 

以此为契机加强安全管控吴江产电梯安全系统升级
  
   记者先后从康力电梯、申龙电梯、东南电梯、铃木电梯、科达电梯等企业了解到,“奥的斯门”与吴江电梯产业没有直接关联,吴江电梯企业生产销售未受影响,但这件事发生后,大家都无一例外加强了电梯的安全管控。对于民族品牌集中的吴江电梯行业而言,他们把这次“奥的斯门”事件看成机遇大于挑战。
  
   “苏州的电梯企业集中在吴江,吴江的电梯企业看汾湖,汾湖经济开发区的电梯年产量占到了吴江总产量的7成左右。”任年鸣说,作为电梯之乡,吴江的电梯制造业最早开始于1976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康力、申龙为主的28家电梯整机企业,并出现了与之配套的产业集群,生产的电梯产品覆盖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牵引电梯、液压电梯、高速无齿轮电梯、无机房电梯、别墅电梯等。约四分之一的国内电梯品牌企业集中在吴江,吴江市80%的电梯企业、90%的电梯经济总量、6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电梯规模企业集聚在汾湖经济开发区。
  
   作为连续六年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占有率第一的康力电梯,办公室副主任、企业文化部部长崔清华说,针对奥的斯电梯事故及其他城市曝光的电梯问题,公司从设计、制造、检验、安全、维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检查,全面分析、论证电梯每一个细节的安全性,并编制成自动扶梯专项安全检查手册,对所属区域内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进行专项安全大检查。
  
   在申龙电梯,公司专门组织技术、品质、售后等部门人员专题讨论,全面加强电梯维保,检查注意紧固螺栓的紧固情况、检查主驱动链和梯级链、调整自动扶梯制动距离、进行逆转保护和附加制动器动作试验;吸取奥的斯事件教训,申龙电梯还特意将紧固螺栓检查列入常规维保检查项目。东南、铃木、科达等电梯企业都有主要领导牵头,严控电梯设计、制造安全,并着手对所辖品牌电梯进行全面维保。
  
   电梯安全第一位“维保标准”呼之欲出
  
   吴江电梯行业协会秘书长任年鸣说,在吴江的电梯产业发展中,安全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前不久,江苏省电梯及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汾湖经济开发区奠基,它不仅为吴江电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保障电梯出厂时的安全,而且更加凸显江苏电梯产业在全国的龙头地位。奥的斯电梯事故发生后,引发了吴江电梯行业更深层次的思考。
  
   任年鸣说,电梯使用过程中的维保对电梯的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规定,维保单位每月对电梯进行2次维保,质监部门也会每月不定期进行抽查。按照国家对特种设备的有关规定,电梯每年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一次检验,检验合格获得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使用。未经检验的一旦被发现,将被相关部门查封停用,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使用。从国家的规定中不难发现,维保方面一旦出现纰漏,很容易造成电梯安全隐患。针对电梯行业维保短板,目前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已经着手研究,希望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统一的标准,规范维保细节行为,通过规范维保,消除电梯安全隐患,扫除人们心中对电梯安全的阴影。
  
   除此之外,近日,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特设处处长邢东生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家对电梯寿命目前没有提出强制报废要求,但一般情况下,使用了15年的电梯需要更换。”据了解,2009年,上海就开始在徐汇区开展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对区域内的90台老旧电梯(房管局直管公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评估,提出了6台更新、5台改造、72台大修、7台一般修理的意见。目前,苏州也打算建立电梯风险评估中心,通过专业的评估结论,作为电梯是否需要大修、改造或更新的依据,为业主委员会提供电梯方面的专业意见,同时还可以出具相关的维修或更换费用供业委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