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政府掏钱:超龄电梯多检一次 解“电梯惊魂”尴尬(图)

 

  电梯安全是近期市民关注的焦点,而老旧电梯问题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电梯超期服役引起的“电梯惊魂”事件时有发生,但是,电梯的维修、更换往往因为牵涉到“钱”的问题,不得不搁浅下来。

  记者日前从市质监局获悉,市委市政府近日向有关部门作出批示,要求四项举措保障全市住宅电梯安全。

  ■个案

  海湾花园电梯老化维修难

  海湾花园是近期因电梯老化而产生较大矛盾的典型个案。

  记者昨日来到该小区了解到,从1994年首期投入使用以来,海湾花园的大部分楼盘都有着十多年的历史,相当一部分电梯已经超过了15年,由此而产生的电梯零配件老化问题层出不穷,部分电梯因为必须维修,不得不停运,业主们对此意见很大。

  “电梯修了坏,坏了修,反反复复几次了,我们天天只能挤一部电梯。”小区一业主表示,物业管理处曾经贴出了有关维修电梯的征求意见公示,但没有表明电梯到底坏到哪里了,相关明细没有,“我们不可能不明不白地买单。”

  这位业主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对此,物业管理处方面表示有苦难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质监部门对小区的电梯进行检测后,提出了多项整改意见,“如果期限内不完成,电梯有可能将全部停运。”

  但是,一旦涉及到“钱”的问题,维修就很难进行下去了。“小区本来就没有专门的维修基金,我们只能按照《珠海物业管理条例》,‘一事一筹’。”但是这位负责人表示,“一事一筹”实际上很难执行,相关公告、征求意见、招标本来就需要时间,而业主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住在低楼层可以不用电梯”等,拒绝缴纳维修费用,“我们已经发出了两轮公告,每次都耗时耗力,但是钱就是收不上来。”

  ■现状

  全市15年以上电梯超百部

  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住宅电梯一般使用15年后需进行改造或更新,但是国家目前并没有强制报废标准,这在法规方面留下了空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注册登记的电梯有10615部,其中在用电梯约9500部,在用的住宅电梯约有5000部,其中超过10年的在用住宅电梯有300多部,15年以上的有100多部,有些甚至使用超过了20年。

  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住宅小区开始大规模建设,未来四五年内,电梯“老龄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电梯到了高龄期后,问题频发,而到底由谁来为电梯维修和更换买单,业主和物业部门往往扯皮。

  市质监部门在监管中发现,目前我市绝大部分住宅没有专项维修资金,相关费用需要全体业主分担。由此产生的业主和业主之间、业主和物管之间的矛盾已越来越多,影响到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但是,由于我市已经出台的《珠海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物业维修基金方面有“一事一筹”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对此,广东林氏律师事务所主任林叔权律师就曾经呼吁,珠海应尽快制定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很多小区的负责人也表示,希望珠海市尽快出台相关的“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在筹集、使用、监管资金方面有个明确的说法。

  ■出招

  政府四举措 保障住宅电梯安全

  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近日,市委市政府批示要求,市质监、住规建、财政、法制等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四项举措,保障全市住宅电梯安全。

  1设立专项维修资金

  设立专项维修资金,是该批示的第一条要求。市政府要求市住规建局起草《珠海市物业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在物业维修资金中设立住宅电梯专项资金,将电梯维修、改造、更换费用纳入其中,解决电梯维修更换费用分摊矛盾多、筹集困难等问题。

  2制定电梯强制报废标准

  据悉,市政府要求由市质监局起草《珠海市住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电梯生产、安装、改造、维修、销售和维护保养及相关安全主体责任进行规定,特别是要制定电梯强制报废有关标准规范。据悉,该管理办法将列入2012年珠海市政府规章立法计划。

  3张贴电梯安全警示标志

  批示还要求在住宅电梯中张贴电梯安全警示标志牌。市质监局将制定标志牌样板,并要求各电梯使用单位进行张贴。

  4老旧电梯至少多检一次

  对于老旧电梯的检测,市政府还要求增加老旧电梯检验频次,对全市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电梯每年至少增加检验一次,所产生的检验费用由各区财政按实际检验成本给予定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