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美媒:为何电动扶梯竟成了“杀人”利器?(图)

 

  人民网8月1日讯 美国杂志《科技新时代》网站发文解读为何各国电动扶梯事故频发,并介绍了一种新型安全电动扶梯。原文摘要如下:

  早在1892年,电动扶梯就已经是一项专利产品了。之后,电动扶梯的设计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电动扶梯两端的台阶进出的楼梯平台是一个安全隐患,尤其是当移动的电梯台阶进入楼梯平台时,各种衣物或人们身体的部位都可能被卡住。

  近几年,新加坡一个电梯曾把一个穿着鳄鱼牌鞋子的小孩儿的大脚趾扯掉。华盛顿一个电梯的十几个台阶突然拱起,一个酒醉的寿司厨师和他的运动衫的头巾一同被卡在电梯和楼梯平台间的缝隙中。

  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电动扶梯事故发生在1987年,伦敦地下车站电动扶梯发生爆炸,翻滚的火焰甚至冲进了票务厅,导致31人死亡。调查发现,事故是由几磅的“绒毛”、一堆纸和软麻布,以及机器内部运送装置中堆积的油脂引起的。

  从那之后,很多电动扶梯都加装了变流装置刷、紧急停止按键和自动洒水装置。2002年,印度新德里采用了加装收集盘的电动扶梯,用来防止毛发、尘土、水和油进入电梯传送装置,同时也防止电梯夹住顾客的衣服。

  伦敦城市大学的david chan说,电动扶梯的设计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原因在于电动扶梯制造者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做出变动。

  他说,目前的装置已经足够安全,而现有国际标准的限制,使电梯设计做出系统性的改变十分困难。四家电梯公司(奥的斯电梯公司、迅达集团、蒂森克虏伯集团和通力集团)已经垄断了电梯市场。

  去年,david chan和伦敦城市大学机械工程教授jack levy展示了一个叫levytator的电梯。它的运转不像一个来回转动的传送带,而是一个环形,实现安装一部电梯就有同时上下两个楼梯的功能。它也不像传统扶梯一般,转动时有一半梯级藏在底下,而是用尽全部梯级。此外,弧形梯级之间没有空隙,大大减低了意外的风险。david chan说,这种电梯修理起来也很容易,每次只需拆开一、两个梯级即可。一般的电动扶梯必须完全拆开才能维修。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用电梯而选择爬楼。但是,事实是,美国每年有近12000人从楼梯跌落而死。看来,上下楼之间,危险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