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企业将岗位具体要求、薪酬待遇、福利等一一写明
最近,“招工难”和“技工荒”再度成为媒体热词。在上海龙年首场大学生招聘会上,90%的招聘单位给出的技术型蓝领薪酬,均高于行政管理类的白领。不少企业叹息“技工难寻”,但也有外地工人揣着技工证书,到上海找“月薪八千”的工作却铩羽而归,更有一些职技校学生,不甘于“蓝领”,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白领”……
种种现象,既是企业与工人彼此询价试探、妥协调整的过程,也是社会心态逐步改变的过程。“脑体倒挂”也好,“结构短缺”也好,求解“技工荒”,还是要从了解当代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和培养模式开始。
技工招聘哪里找?
“校企联动”受青睐
什么样的工人能称为技工?过去,我国的技术等级标准,按照工种分成不同的等级系列,复杂技术工种一般最高为八级,比如八级钳工。如今,上海市技工协会秘书长朱春生告诉记者,一线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五级: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职校出来一般能到四级,没读过职校的,也可以去培训考证。”
据统计,目前,我市技能劳动者中初、中、高等级比例约为38:37:25。而外来务工者中,根据2010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技能劳动者比重为31%,高技能人才仅为3.41%。
职业技术学校是工厂招聘技工的首选。“我们工厂的技工,60%直接来自学校”,青浦工业园区日立电梯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金世伟告诉本报记者,公司这几年来一线职工队伍颇为稳定,今年也“不太缺人”。日立电梯员工中55%是一线工人,其中95%具有大专以上文凭,所在的大型数控操作、焊工、装配工等岗位,都必须看懂图纸,按技术要求操作。“在劳务市场求职的,以无技能的普工为多,根本不可能招到大量对口的技术工人。”金世伟说,他们青睐“校企联动”,与湖南、山东、江苏、贵州的四家职校展开了校企合作,有4个机电专业班挂起了“日立电梯”牌子,这300多名学生在明后两年都将进入公司上岗,成为日立电梯一线技工的后续力量,首批学生今年下半年就将进入企业实习。
上海本地也有这样的技校——位于闵行的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所专为企业提供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专科院校。院长项家祥告诉记者,三年制学习的最后半年,学生都是去相关企业实习,做得好便能留下。而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如上海通用等,更是直接把技术专家派到学校,参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我们的学生到了企业,几乎可以马上上手。这样的人才非常受企业欢迎。”项家祥说。23岁的张芝亮曾在东海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像我上过的电机装配、电机嵌线等专业课,都是老师傅搬来小电机现场教学的。”张芝亮大三起在上海电机厂实习,毕业后顺利留厂工作。
东海学院数控专业的课程计划里,除了一些必修的政治、英语外,几乎全是实用性极强的课程:机械制图、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切削加工技术等;而“职业能力证书要求”一项被单列出来,三张中级证书为必选:数控机床工、维修电工、autocad;另可选考相关的高级证书。正在闵行汽轮机厂实习的东海学院大三学生阎骏彪告诉记者,这些证书在求职时非常有用,“单位招人主要还是看证书。”他已经考出了铣床高级证书。
“我们学校那么多专业中,数控、机电、汽修等技术类专业是最好找工作的。”项家祥说。东海学院同时还开设了国际金融、商务英语等传统“白领”专业,但这些当初报考人数多、进分高的专业,最终在就业时未必“吃香”。“据我所知,学校里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般起薪比我们要低一些。”张芝亮说。
去年,东海学院机电专业有20余人在上海电机厂实习,除了个别人因体检、家庭因素等离开外,有19人留了下来。
技工到底缺不缺?
中等技能人才最难招
“一个都没带回来”。春节过后,美固龙金属制品公司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向逸峰参加太仓市人保局组织的 “春风行动”,前往山西忻州招工。这次招聘以普工为主,也包括10名左右从事打样、磨具、维修的技工。跑了一周,普工是招到了些,技工却一无所获。这已经是“美固龙”第三年到西部招工了。向逸峰告诉记者,前些年还能在山东、安徽等地招到工人,现在早被当地企业一抢而空;往西部走的头两年也颇有收获,但现在当地企业也发展起来,职技校学生90%都留在了当地。
苦恼的并不只向逸峰一个。上海通用今年向东海学院“订人”,许诺收入能达到每月6000元以上,但70人至80人的招工目标,还是只完成了一半。“有的学生即使读了这些专业,毕业前也被家长想办法弄到别的行业去了。”项家祥说。
在朱春生看来,现在企业说“技工荒”,倒并不是缺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是金字塔尖,本身人数就不多,一般集中在航天、造船等具备高精尖技术的研究院或者国企里,流动性很小。现在上海不少生产型企业都在经历产业升级,缺的往往是三四级的中等技能人才,能处理简单问题,但招起来的确难”。
究其原因,除了技工的培养速度跟不上企业产业升级需求之外,还在于技工培训考核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过去的国营企业,有一套固定的技术工人培训和考核体系,从学徒到八级工,一步一个台阶。而现在,技能等级培训和考核是劳动部门的事,工人需要自己花钱和时间去考,不少企业也并不按技能等级证而是按岗位来区分工资待遇。因此,很多一线工人对技能等级证报考意愿不强,在他们看来,即使没有证书照样能找到工作。向逸峰也说,有经验的技工并不一定有证,企业自己心中有数,但一旦某个关键岗位上的技工跳槽,“就很难迅即在下面的工人里找到替代,而到市场上招,又是‘大海捞针’。”
而那些职校出来的学生,也往往不安于在“技工”的路径上成长,阎骏彪来自山西太原,高中毕业后考到东海学院。“选择这个专业是想将来能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他说,“但还是很羡慕那些能坐办公室的同学,希望有机会能转岗吧。”来自江苏徐州的张芝亮目前每月税前收入达4800元左右,也想“提到办公室”,因为“收入倒不一定比做工人高,但老师傅水平再高,也是在‘下面’。”
另外,近年来内地企业发展迅速,不少技工在上海积累经验,几年后回到老家,很容易为当地企业所重用,“工作五年的,回去可以做基层管理了。”1990年出生的阎骏彪,对未来的设想就是在上海多待几年,攒够积蓄,去别的城市,或者回家乡,“在上海买房,不现实啊。”日立电梯的金世伟告诉记者:“公司的技工队伍每过三四年会出现一个自然流动周期,因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开始谋划人生前景了。”一些技工要么准备趁年轻“再跳高一点”,多赚点钱;要么觉得靠手里的技术,已经能在老家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准备回去结婚生子。
朱春生则认为,这与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也有关系:“现在上海金融业、服务业发展较快,而不少制造业转移出去,相应的人才导向也发生了变化。”
技工前景好不好?
月薪过万可能要奋斗20年
向逸峰给中等技术工人开出的工资达4000元至5000元。日立电梯实行计件制,一名熟练、高效的技术工人,年收入亦可达5万到6万元。这个数字,比起一些招聘会上3000元的本科毕业生起薪,已经高出了不少。“我们单位做到高级技师的话,月薪过万元是有的。”张芝亮说。
但技工成长不易。“一个普通技术工人,从出校门时的‘五级’(初级工),晋升到行业顶尖的‘一级’(高级技师),差不多要20年。即使能力过人,越级参加技能竞赛,最快也要在30岁左右达到‘一级’。”朱春生说,一般到了“三级”,薪酬开始看涨。
日立电梯公司26岁的生产主管刘洋,其经历具有一定代表性:2008年7月,刘洋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进入日立电梯,成为一名装配工,负责电梯零配件安装。此前,他已在这里实习了4个月左右。最初工资约在2000元。半年后,刘洋被公司选中去日本培训,学习生产流程的创新管理,如将一项操作时间由5秒改为2秒,就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带来效益。一年后,刘洋回国,被提拔为生产主管,负责现场管理。刘洋说,这可能跟自己外向、爱动脑筋有关。有一次,他发现搬运流程过长,进出车间的秩序显得混乱,便向有关负责人提出建议。也许就是这一次,让公司领导注意到了他。
现在,刘洋的年收入超过了一般的白领。与他同批进入公司的年轻技工,留下来的约占80%,大多也成了技术骨干。龙年正月初八,刘洋从老家江苏徐州返沪复工。他说,这份工作提供了开阔平台,不愿再回老家过安逸生活。今年上半年,刘洋将自费报名参加“国家二级生产师”培训班,准备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获得更系统的专业知识。他笑着说:“今后我还要在工作中继续‘攀登’,毕竟公司还有许多的升职机会呢。”
而张芝亮,当初在几份通知书中选择了东海学院,如今又在交大继续教育学院报名了自动化专业的专升本,原因简单,“就是想在上海发展”。
按规划,到2015年,上海高技能人才将占技能劳动者的30%。“十二五”期间,本市还将大力推行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工快速成长。项家祥对技术工人的未来充满信心:“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对技工的需求多了,市场回报也高了,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技工;政府和企业,也会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技工的培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