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电梯维保人才紧缺 市电梯技术培训中心探索新路破困局

    自动扶梯倒溜、升降电梯关人、误入电梯井坠亡……频繁发生的电梯事故让市民开始关注电梯维保的话题。此前有媒体报道,上海电梯维保行业内充斥着大量“江湖游医”,私下挂靠、无资质的维保企业可能超过2000家。

    一面是鱼龙混杂的市场,一面是专业人才稀缺的现实。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建立起一支专业、高技能的电梯安装维保人员队伍,真正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和城市的公共安全?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房地产学校设立的电梯技术培训中心,详细了解了电梯安装维保人员培训的现状和困难。

 

    专业化程度低 高技能人才少:电梯安装维保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目前已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在高楼鳞次栉比的上海,电梯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据统计,上海现有电梯15.5万余台,电梯制造生产企业80多家,电梯维保企业近200家。然而,专业电梯安装维保技术工人的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电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实训科科长虞顺卿算了这样一笔账:从市场需求来看,上海至少需要3.5万至4万电梯安装维保技术工人,然而目前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仅为2.6万,其中绝大多数仅持有门槛较低的上岗证,而并没有取得技术等级工证书,专业化程度较低。电梯安装维保技术工人的缺口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虞顺卿告诉东方网记者,在上海目前的2.6万从业人员中,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仅为2.3%,这其中又有过半数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在45岁以上。中青年高技能人员的稀缺已成为摆在上海电梯安装维保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相关从业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因此也显得极为迫切。
    企业不够重视 学员难以分身:“黄埔军校”遭遇招生尴尬

    电梯设备技术更新换代极快,大型电梯企业尚可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小企业则更多地需要仰赖专业培训基地或培训学校的力量。上海市房地产学校设立的上海电梯技术培训中心,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家能对电梯安装维保人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的机构。上海电梯行业中的高技能维保人员,均经过该培训中心的培训、鉴定以及考核,堪称上海电梯行业的“黄埔军校”。然而,中心却遭遇了招收不到学员的意外尴尬。

    电梯技术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赵菲坦言,电梯安装维保技术人才的培训需要企业的支持,但现状却是企业对于培训缺乏热情和重视。究其原因,电梯行业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是主要因素之一:“有的企业花了钱培训了自己的工人,工人取得了等级工证书之后,却突然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对于企业来说,培训费用无疑是打了水漂。久而久之,就没人肯花这笔冤枉钱了。”

    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也是限制学员招收的一大症结。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中规定,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在接到电梯关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需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排险救援。由于人力捉襟见肘,小型电梯企业的维保人员往往也承担着应急抢修的工作。因此,学员在培训甚至考试中途被一个电话叫去现场的尴尬场面屡见不鲜,培训的时间和效率很难保证。

 

    成绩有目共睹 需求仍难填补:专业人才培训仍需继续探索

    上海电梯技术培训中心本着聚集办学力量,创建培训基地的方针,在坚持电梯培训办学特色的同时,近年来亦在装备更新、技能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了大力气。自2003年以来,上海电梯技术培训中心共培训电梯初级工700人、中级工620人、高级工450人、技师350人、高级技师270人,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共2390人次。

    据上海市房地产学校校长忻健强介绍,未来三年中,电梯技术培训中心的硬件设施将进一步更新,届时将能同时容纳80名学员的实习操作和技能鉴定。同时,中心也加大对上海电梯行业高技能人才授课、实训、考核的培训力度。据悉,明年以房管系统17区局为基础开展的全市电梯行业2013年度技能大赛已报市人保局,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上海全市房管系统电梯安装维保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

    培训中心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单从数量来看,从培训中心走出的电梯安装维保技术人才仍远远无法填补市场所需。作为与城市公共安全息息相关的特种行业,电梯安装维保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仍需不断探索,这不仅需要培训机构的努力,也需要电梯企业的支持、相关政策的“给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