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建设质量新虹口(图)

上海市质监局局长黄小路在质量兴区大会上讲话

 

    2009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上海市质监局的支持下,上海市虹口区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区域质量整体水平、助推经济转型发展”这一主线,以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为目标,以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区活动,不断提高质量保障能力和质量发展水平,坚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亮点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五大产业”(蓝色的航运服务业、金色的金融服务业、红色的商旅文体产业、绿色的低碳产业、炫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南、中、北”三大功能区的基本布局(北外滩、四川北路、大柏树),不断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全面提升虹口发展环境,使虹口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功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和教育质量等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区公民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面完成了“质量兴区”各项任务,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虹口新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围绕区域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全面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各项措施,虹口区域经济呈现增长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

    3年来,区三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97%,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2%,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年均增长10.21%,累计引进内外资企业6691家,注册资金429.2亿元。新增市、区两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申报市级以上创新项目110项,创意产业园区达到26家。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同时被市政府确认为航运和金融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航运企业、航运功能性机构以及各类航运要素的集聚度居全市首位。四川北路商业街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综合消费功能有效拓展,“上海酒节”和“四川北路欢乐节”已成为上海最为重要的商业旅游文化活动之一。大柏树地区知识创新功能不断增强,建成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上海园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并被认定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虹口园。此外,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在虹口区设立。整个区初步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亮点的服务经济体系框架。

    虹口区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连续6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7次获“上海市双拥模范区”称号,是上海市唯一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区”称号的区。该区还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五五普法全国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达标区和上海市平安城区。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振兴攻关活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虹口区在全面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动态监管,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确保了区域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抽样合格率由2008年的86%,提高到2011年的92.2%,近3年始终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目前,全区食品生产质量状况良好,食品生产产品抽查合格率由2008年的93.8%提高到2011年的95.7%,食品生产原料合格率持续保持在100%,有效控制了食品生产源头安全。2011年,流通食品抽查合格率为99.85%,餐饮服务业食品抽查合格率为92.39%。

    标准化工作也得到有力推进,6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分技术委员会(sac/tc)(涉及无损检测、减振材料及设备、服装洗涤等项目)和1个上海市标准化委员会(涉及有色金属)落户虹口。累计有222家企业备案产品标准624个,26家企业108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达到7个,获得市标准化专项资金资助97万元。

    虹口区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良好,基本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要求。2011年,工程质量返修率为0;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未发生二级(含二级)以上质量事故。新建民用建筑单位工程竣工共53项、建筑面积718944平方米,其中住宅37项、建筑面积420076平方米;公建16项、建筑面积298868平方米。辖区内在建工地的建材监督抽检合格率从2010年的88.1%上升到2011年的93.4%。

 

 

    服务质量水平不断优化

 

    航运服务业稳定发展,企业数量达到3308家。金融服务企业快速集聚,新引进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服务企业45家。积极推进北外滩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现代商贸商业服务功能加快拓展,四川北路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启动了上海国际酒类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实施了四川北路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大力推进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上海音乐谷项目建设,为国家级的数字出版企业和项目落户虹口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成立了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虹口区还以节能环保服务业为重点,引进节能环保功能性机构和企业270余家,成为全市节能环保服务业要素最集聚、功能最齐全的区域之一。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该区启动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3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快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整合营销区域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管理体系与机制,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人居环境质量水平持续改善

    虹口区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201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7%,绿化覆盖率达到20.17%。区域降尘平均9.6吨/平方公里·月,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2%,氨氮削减2%,完成了年度污染物减排指标。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试点工作,全区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率达到5%。2011年新建公共绿地1.6万平方米,有效遏制违法搭建跟风蔓延势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6万平方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受控,未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质量工作成绩显著

    该区连续3年组织编写了《虹口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全面分析了区域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等的基本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积极推进“二千一百”工程,虹口区对42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卓越绩效管理培训。组织43家企业申报上海名牌、上海质量金奖、苏浙皖赣沪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其中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文分获2008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和个人、上海德律风物业有限公司获2010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和苏浙皖赣沪质量工作先进单位、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获苏浙皖赣沪质量管理先进个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六神系列产品获“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50佳”称号。

    该区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质量振兴攻关,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散热器风扇总成项目分获2008年度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奖三等奖和2009年度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达标项目、上海靖耕照明电器有限公司高效led路灯项目获2009年度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三等奖、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项目和上海材料研究所大能量粘滞阻尼器项目获2010年度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三等奖、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世博会运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项目获2010年度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达标项目。此外,还指导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律风物业有限公司、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参加质量对比提升活动,与“标杆”企业对比,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不断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

    为推进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虹口区积极组织开展节能环保标准化、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和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试点,涉及节能环保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上海世纪新元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上海新景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年来,共备案企业标准102个,累计共有4家企业17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22家企业申请市、区两级专项资金补贴836万元,涉及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7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9个、行业标准9个、地方标准5个。

    为推进计量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活动,在38家集贸市场、18家加油站、12家超市卖场、6家饭店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张贴“诚信计量承诺书公示牌”,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在全区逐步建立起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基本框架的诚信计量体系,形成“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的三位一体的诚信计量运行机制。

    目前,虹口区已建立标准化菜市场计量长效监管新机制,在38家标准化菜市场统一配置电子秤2345台,20家标准化菜市场设置自助式公平秤25台,10家标准化菜市场蔬菜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通过验收,对违法作弊摊位实行“一次告知、二次驱逐”,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基本杜绝缺秤少量等计量违法行为,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全面建立企业质量档案。虹口区企业质量档案建档工作,通过街道排摸、电话联系、网站查询等多渠道、多手段,在摸清全区生产加工企业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以工业产品许可证企业、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13类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区名牌企业为重点实施建档,并将质量档案逐步扩大到企业标准、质量管理、名牌建设、监督抽查、违法记录等范围,不断提高建档工作实效。

    扎实推进行业和区域整治。针对社会关注和百姓关心的热点,在质量月、3.15、“双打”等期间,开展宣传动员,有计划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据初步统计,3年来该区共组织开展重点产品、食品、药品、环保、安全、世博保障、建筑工程、市容环境等各类专项整治120余次,立案查处各类行政违法案件420余件,捣毁制(售)假窝点118个,检查企业单位15000余家(次),严厉打击了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区域和谐稳定。

    认真服务区域节能减排。虹口区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申请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对6家大型超市和3家家电专业市场销售的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产品目录的3大类22个品牌143个型号规格的产品实施专项检查,积极推进工业锅炉节能降耗,在对67家单位122台蒸汽锅炉开展能效普查的基础上,认真培训宣贯,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引导企业通过蒸汽锅炉冷凝水回收技术、在燃油(气)锅炉上加装省油器装置、采用节能控制燃烧系统优化燃烧等技术改造措施来节能降耗,鼓励锅炉使用单位通过采取其他供热方式,尤其是集中供热方式,来达到锅炉节能降耗的效果。

    持续推进认证认可工作。制定《认证监督管理工作三年推进计划》,积极鼓励推进区内各类组织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工作,先后开展了机动车安检机构普查专项行动、管理体系认证获证企业监督检查、推动节能产品能源认证以及“世界认可日”宣传活动等工作。截至2011年年底,虹口区各类组织获得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及自愿性产品认证有效证书数量稳步上升,总数达到585张。

    建立健全证后监管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注册登记制度,认真梳理和完善了证后监管工作流程图,进一步规范了证后监管工作。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证后监管覆盖率100%,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时效内完成率100%,未发生涉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重大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影响恶劣的假冒伪劣产品事件。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对列入“虹口区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和重点监控设备目录”的特种设备开展了危险性评价,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根据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系统对设备的年检情况进行定期监控,治理超期未检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巡查率达到每月全覆盖,通过强化动态监管、制度监管和长效监管,实现全区特种设备连续6年未发生因特种设备本体造成的死亡事故,连续5年未发生特种设备伤人事故,连续4年7次落实区域电梯维保质量考核通报制度,电梯维保抽查一次合格率从2008年的22%提升至81%。

    品牌战略有力推进。虹口区围绕重点产业,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名牌建设3年规划,连续3年共培育上海名牌产品(服务)23项。名牌总数逐年提升,累计有44个品牌50个产品(服务)荣获上海名牌。有3家企业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和“上海市质量金奖个人”等市级质量荣誉。名牌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逐年提升,有效名牌企业销售总额达到88亿元,纳税总额为5.59亿元,名牌企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4%。该区还积极扶持“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对具备一定基础、有较大提升空间的重点品牌进行了针对性调研,通过“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提升一批”,阶梯式发展上海市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世界知名商标。目前,区域注册商标8000余件,其中驰名商标4件,上海市著名商标27件。

    为科学制定新一轮虹口名牌发展目标,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虹口区组织开展名牌企业质量调查活动,向30家名牌企业发放了《虹口区名牌企业质量调查问卷》,形成了虹口区名牌质量状况专题分析报告,对区域名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名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该区还注意加大节能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对离心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大型永磁直驱发电机研制等10余个节能技术项目给予400多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快集聚节能环保服务要素,建成的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是上海首家以节能环保服务为特色的创意园区,成为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高地,集聚了上海能效中心、美国leed认证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等20余家节能环保功能性机构,吸引了一批节能环保企业。虹口区还成功举办2011年低碳产业论坛等国家级、市级会议和活动,上海节能宣传周连续4年在花园坊举办开幕式和主要会展。在工商领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采用“关、停、并、转”等方式,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生产线,先后完成上海尼赛拉电子元件有限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上海物资分公司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完成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在建筑领域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审查,把能耗标准作为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条件,先后完成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区精神卫生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有序推广能耗分项计量装置,上海大厦、远洋宾馆等6个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成粤海大酒店、九龙宾馆等8家单位的能源审计项目。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创建东方海港国际大厦、浦江金融国际广场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浦江国际金融广场创建为国内首家全生命周期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建楼宇,第一家通过购买减排量实现“零碳”的楼宇。

 

    推动发展转型,虹口航运、金融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制定了《虹口区推进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的若干措施》,设立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北外滩拓展服务功能,支持航运和金融要素进一步集聚虹口,促进航运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航运要素集聚,功能提升,全区航运企业累计达到3308家,注册在北外滩的航运功能性机构达到26家,是全国航运功能性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此外,成功举办了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航运和金融服务国际会议、上海航运交易论坛、上海邮轮文化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高端航运服务业不断突破,实现多个“第一”:国际第一个航运运价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国内第一个航运领域专业基金管理公司——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国内第一个外商独资邮轮航务公司——歌诗达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在北外滩设立;全国第一个无车承运业务试点企业——罗宾逊全球货运(上海)有限公司获交通部关于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业务的批复;第二批航运经纪公司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经过努力,虹口已形成以数字出版为主导的数字内容产业、以软件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绿色节能为主导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咨询策划为主导的服务产业格局。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在区域产业资源基础上,引导园区错位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找准产业,形成特色,为创意产业创造良好的载体。1933老场坊作为历史保护建筑,形成了创意体验、时尚消费为主的产业特色;花园坊集聚了17家功能性机构,形成了集展示、集成、交易、服务4大功能于一体的辐射上海乃至全国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大柏树数字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将3个地理位置相近的园区整合发展的市级创意园区,逐步集聚了包括商务印书馆上海有限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有限公司在内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数字内容为主的产业特色。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体现,创造了有利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人才集聚的服务手段,吸引了大量的同质性企业加盟入驻,加快了资源和要素的整合,促进了创意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推动了集群发展。

 

    虹口区教育教学质量按照“育人为本”工作中心,持续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狠抓教学改革和课堂质量,切实落实“减负增效”举措,在有效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促进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进一步加快,自2010年正式启动创新素养培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以长课为抓手,长短课有机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把课堂时间管理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加强,虹口区被评为2009至2010年度上海市“两纲(《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教育工作第二名。自2005年该项工作启动以来,连续3次获得好成绩,进一步打响了虹口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区”的品牌。